您好,欢迎光临某某中药商城!
中医中草药在线抓药平台正品中草药
设为首页
|
加入收藏
购物车
0
物品
全国健康热线:
XX Chinese Medicine Co Ltd
自然养生专家
400-000-0000
某某中药有限公司
首页
产品展示
家庭常备
滋补保健
中药知识
会员政策
顾客必读
关于我们
联系我们
双击此处添加文字
产品展示
首页
>>
根茎类
>>
甘草
根茎类
花类
藤木类
枝叶/树皮类
矿物类
全草类
果实/种子类
36
❤ 收藏
甘草
产品分类 :
根茎类
价格区间 :
10-50元
净含量 :
50g以下
价格:
¥0.00
市场价:
¥0.00
会员价格:
普通会员:
¥0.00
我要分销
满意度:
销量:
0
评论:
0 次
重量:
0.00
KG
数量:
(库存
99999
)
加入购物车
立即购买
商品信息
购买记录
顾客评论
买家问答
商品描述
【名称】:甘草
【英文名】:Liquorice Root
【拼音】:Gān Cǎo
【别名】:暂美草、蜜甘(《本经》),蜜草、蕗草(《别录》),国老(陶弘景),灵通(《记事珠》),粉草(《群芳谱》),甜草(《中国药植志》),甜根子(《中药志》),棒草(《黑龙江中药》)。
【药材类别】:根茎类
【性味】:甘,平。
①《本经》:味甘,平。
②《别录》:**。
③《本草衍义》:微凉。
④《珍珠囊》:生甘,平;炙甘,温。
【归经】:
入脾、胃、肺经。
①《汤液本草》:入足厥阴、太阴、少阴经。
②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入心、脾二经。
③《本草通玄》:入脾、胃。
④《本草经解》:入手太阴肺经、足太阴脾经。
【入药部分】:
为豆科植物甘草、光果甘草、胀果甘草的根及根茎。
【产地和分布】:
生于干燥草原及向阳山坡。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、山东等地区。
【形态特征】:
1.甘草 多年生草本,高30-100cm。很及根茎粗壮,皮红棕色。茎直立,带木质,有白色短毛和刺毛状腺体。奇数现状复叶长8-20cm;小叶7-17,卵形或宽卵形,长2-5cm,宽1-3cm,先端急尖或钝,基部圆,两面均被短毛和腺体;托叶阔披针形,被白色纤毛。总状花序腋生,花密集;花萼钟状,萼齿5,披针形,外面有短毛和刺毛状腺体;花冠蓝紫色,长1.4-2.5cm,无毛,旗瓣大,卵圆形,有爪,龙骨瓣直,较翼辩短,均有长爪;雄蕊二体,(9+1)。荚果条形,呈镰刀状或环状弯曲,外面密被刺毛状腺作。种子4-8,肾形。花期7-8月,果期8-9月。
2.光果甘草 多年生草本,高1m左右。茎和枝均被鳞片状腺体和白色短柔毛。奇数羽状复叶5-14(-20)cm;小叶9-17,卵圆形或长椭圆形,长2-4,宽0.8-2cm,先端常微缺,上面有短柔毛,下面密生鳞片状腺体;托叶披针形。花淡紫色,密生,排列成腋生的穗状花序;花萼钟状,有5个相等的披针形萼齿,萼齿内外均被白色腺毛;旗瓣长椭圆形,长约11mm,翼瓣长约9mm,爪不明显,龙骨瓣长约8mm。荚果扁,狭长卵形,稍弯曲,长20-30mm,宽4-7mm,无毛,有时具少许不明显的腺瘤。种子3-4颗。花期6-8月,果期7-9月。
3.胀果甘草.多年生草本,高50-120cm,有时基部粗壮而为木质。茎直立,常局部被密集连接成片的淡黄褐色鳞片腺体,无腺毛而有疏柔毛,或几无毛。奇数羽状复叶长3-16cm;小叶3-7枚,卵形、狭长卵形、长圆形至椭圆形,长1.5-5cm,宽0.6-2.8cm,先端急尖或钝,基都圆形,边缘徽反卷,常显明为波卷状,上面暗绿色,具黄褐色腺点,下面亮绿色,具淡黄绿色腺点,幼时如涂胶状,有光泽,两面无毛或几无毛;小叶柄长1-4mm。总状花序;花小,紫红色,排列疏松。荚果长圆形,短小,长0.8-2cm,膨胀,无或略有凹窝,被微柔毛与少许不显明的腺瘤。种子小,1-7颗。花期6-8月,果期7-9月。
【用法用量】:
内服:煎汤,2-6g,调和诸药用量宜小,作为主药用量宜稍大,可用10g左右;用于中毒抢救,可用30-60g。凡入补益药中宜炙用,入清泻药中宜生用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、渍;或研末敷。
【注意事项】:
实证中满腹胀忌服。不宜与甘遂、大戟、芫花、海藻同用。
①《药品化义》:味厚而太甜,补药中不宜多用,恐恋膈不思食也。
②《本草正》:中满者勿加,恐其作胀,速下者勿入,恐其缓功。
③《本草经集注):术,干漆、苦参为之使。恶远志。反大戟、芫花、甘遂、海藻四物。
④《医学入门》:痢疾初作,不可用。
【甘草的功效与作用】:
益气补中;缓急止痛;润肺止咳;泻火解毒;调和诸药。主倦怠食少;肌瘦面黄;心悸气短;腹痛便溏;四肢挛急疼痛;脏躁;咳嗽气喘;咽喉肿痛;痈疮肿痛;小儿胎毒;及药物、食物中毒。(摘录《中华草本》)
清热解毒,润肺止咳,调和诸药;炙甘草能补脾益气。主治咽喉肿痛,咳嗽,脾胃虚弱,胃、十二指肠溃疡,肝炎,癔病,痈疖肿毒,药物及食物中毒。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用于脾胃虚弱,倦怠乏力,心悸气短,咳嗽痰多,脘腹、四肢挛急疼痛,痈肿疮毒,缓解药物毒性、烈性。(摘录《中国药典》)
①《本经》: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,坚筋骨,长肌肉,倍力,金疮肿,解毒。
②《别录》:温中下气,烦满短气,伤脏咳嗽,止渴,通经脉,利血气,解百药毒。
③《药性论》:主腹中冷痛,治惊痫,除腹胀满;补益五脏;制诸药毒;养肾气内伤,令人阴(不)痿;主妇人血沥腰痛;虚而多热;加而用之。
④《日华子本草》:安魂定魄。补五劳七伤,一切虚损、惊悸、烦闷、健忘。通九窍,利百脉,益精养气,壮筋骨,解冷热。
⑤《珍珠囊》:补血,养胃。
⑥《汤液本草》:治肺痿之脓血,而作吐剂;消五发之疮疽,与黄耆同功。
⑦《纲目》:解小儿胎毒、惊痼,降火止痛。
⑧《中国药植图鉴》: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。
【附方】:
①治荣卫气虚,脏腑怯弱,心腹胀满,全不思食,肠鸣泄泻,呕哕吐逆:人参(去芦)、茯苓(去皮)、甘草(炙)、白术各等分。上为细末,每服二钱,水一盏,煎至七分,通口服,不拘时。入盐少许,白汤点亦得。《局方》四君子汤
②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:甘草四两(炙),干姜二两(炮)。上药细切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五合,去滓,分温再服。《金匮要略》甘草干姜汤
③治热嗽:甘草二两,猪胆汁浸五宿,漉出炙香,捣罗为末,炼蜜和丸,如绿豆大,食后薄荷汤下十五丸。《圣济总录》凉膈丸
④治伤寒脉结代,心动悸:甘草(炙)四两,生姜(切)三两,人参二两,生地黄一斤,桂枝(去皮)三两,阿胶二两,麦门冬(去心)半斤,麻仁半升,大枣(擘)三十枚。右九味,以清酒七升,水八升,先煮八味,取三升,去滓,内胶烊消尽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(《伤寒论》炙甘草汤,一名复脉汤)
⑤治少阴病二、三日,咽痛,与甘草汤不差者:桔梗一两。甘草二两。上二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去渣,温分再服。《伤寒论》桔梗汤
⑥治失眠、烦热、心悸:甘草一钱,石菖蒲五分至一钱。水煎服。每日一剂,分二次内服。江西赣州《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》
⑦治疟疾:甘草二份,甘遂一份。共研细末,于发作前二小时取用一分放肚脐上,以胶布或小膏药贴之。徐州市《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》
⑧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:㈠瓦楞子五两(煅研细末),甘草一两(研细末)。混匀,每服2钱,每日3次。辽宁(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甘楞散)㈡甘草粉1.0克,鸡蛋壳粉1.5克,曼陀罗叶粉0.05克。混匀,饭前或痛时服,每服3克,日服三次。辽宁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甘壳散
⑨治妇人脏躁,喜悲伤,欲哭,数欠伸:甘草三两,小麦一升,大枣十枚。上三味,以水六升,取三升,温分三服。亦补脾气。《金匮要略》甘麦大枣汤
⑩治痘疮烦渴:粉甘草(炙)、栝楼根等分。水煎服之。《仁斋直指方》
⑾治婴儿目涩,月内目闭不开,或肿,羞明,甚至出血者,名慢肝风:甘草一截,以猪胆汁炙,为末,每用米泔调和少许灌之。《幼幼新书》
⑿治汤火灼疮:甘草煎蜜涂。《怪证奇方》
⒀治阴下湿痒:甘草一尺,并切,以水五升,煮取三升,渍洗之,日三、五度。《养生必用方》
⒁治农药(1059、1605、4049等有机磷制剂)中毒:甘草四两,滑石粉五钱。用时将甘草煎汤,冷后冲滑石粉顿服。一日连服三次。徐州市《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》
⒂治饮馔中毒,中砒毒:甘草伴黑豆煮汁,恣饮无虞。《本草蒙筌》
购买人
会员级别
数量
属性
购买时间
总计 0 条记录
商品满意度 :
暂无评价信息
留言
投诉
询问
售后
提交
上一个:
槐花
下一个:
莪术
某某中药有限公司
XX CHINESE MEDICINE CO LTD
电话 :
400-000-0000
邮箱 :
123XXX@163.com
地址 :
上海市XXX区XX大道1号